環(huán)境可靠性試驗
- 可靠試驗,是指通過試驗測定和驗證產品的可靠性。研究在有限的樣本、時間和使用費用下,找出產品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。可靠性試驗就是為了評估產品在規(guī)定的壽命期間內,在預期的使用、運輸或儲存等所有環(huán)境下,保持功能可靠性而進行的活動。是將產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經受其作用,以評價產品在實際使用、運輸和儲存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的性能,并分析研究環(huán)境因素的影響程度及其作用機理。
可靠性測試的目的:
(1)在研制階段使產品達到預定的可靠性指標。為了使產品能達到預定的可靠性指標,在研制階段需要對樣品進行可靠性試驗,以便找出產品在原材料、結構、工藝、環(huán)境適應性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,而加以改進,經過反復試驗與改進,就能不斷地提高產品的各項可靠性指標,達到預定的要求。
(2)在產品研制定型時進行可靠性鑒定。新產品研制定型時,要根據產品標準(或產品技術條件)進行鑒定試驗,以便考核產品是否達到規(guī)定的可靠性指標。
(3)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產品的質量。為了穩(wěn)定地生產產品,有時需要對每個產品都要按產品技術條件規(guī)定的項目進行可靠性試驗。此外還需要逐批或按期限進行可靠性抽樣試驗。通過對產品的可靠性試驗可以了解產品質量的穩(wěn)定程度。若因原材料質量較差或工藝流程失控等原因造成產品質量下降,在產品的可靠性試驗中就能反映出來,從而可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使產品質量恢復正常。
(4)對產品進行篩選以提高整批產品的可靠性水平。合理的篩選可以將各種原因(如原材料有缺陷、工藝措施不當、操作人員疏忽、生產設備發(fā)生故障和質量檢驗不嚴格等)造成的早期失效的產品剔除掉,從而提高整批產品的可靠性水平。
(5)研究產品的失效機理。通過產品的可靠性試驗(包括模擬試驗和現場使用試驗)可以了解產品在不同環(huán)境及不同應力條件下的失效模式與失效規(guī)律。通過對失效產品所進行的分析可找出引起產品失效的內在原因(即失效機理)及產品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從而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水平。